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于1985年成立,原名“儿童心理研究所”, 1999年成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,于2003年中期检查中获得优秀,并于2009年教育部第二次评估中以总排名第四(共135个重点基地)、心理学类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再次获得优秀。二十多年中,发展心理研究所在科研实力、学术地位、教学水平、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,为我国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发展、人才培养等做出了贡献,被公认为全国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心。
发展心理研究所研究的主要方向有: 1. 认知发展:如脑功能与信息加工能力发展、认知策略发展、第二言语习得; 2. 创造性发展:如科学创造力的发展与测量、青少年创造性的跨文化研究; 3. 个性、社会性发展:如道德发展、自尊发展、同班关系、亲子关系; 4. 儿童青少年健康行为:如吸烟、饮酒、性行为; 5. 教师职业发展:如教师资格认证体系、教师专业化; 6. 老龄化:如基本心理能力老化、老年人社会支持; 7. 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与咨询:如家庭咨询与治疗、学能评价。

标志寓意: ■标志是汉字“心” 的意向图形,体现了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专业性。 ■标志中的立体结构代表台阶、颜色变化代表年龄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。 ■四片成长的“绿叶” ,象征了生命与希望,与发展研究所研究的方向相一致。该部分主色调采用橄榄绿,寓意和平、民主、平等、自由、科学的现代精神。 ■核心部分是国际心理学符号“ψ”和伯根道夫环形幻觉图形的变形,体现心理学研究的专业特点。又似展翅飞翔的天使,寓意心理研究所的奋进腾飞和心理学研究促进人的心理和谐,提高人的心理健康素质。
形象墙对研究所的形象、文化及实力起到很好的传达展示作用,缔力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设计的文化形象墙:


|